人工智能(AI)赋能语文教学研讨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4-24     作者:   分享到:

1.jpg

  2025年4月18日—19日,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主办,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编辑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承办的“人工智能(AI)赋能语文教学研讨会”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顺利举行。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的语文教育专家、教研员、名师、一线教师,线上线下千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由四场专题报告、八节观摩课、八节专家点评、一场深度论坛构成。

2.jpg

  4月18日上午,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开幕式由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邢琬茹主持。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主编张莉莉致辞,她介绍了期刊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历程,并表示在人工智能以创新性力量重塑教育教学生态的当下,如何在坚守语文教育教学本质的同时,积极构建人机协同的新型教育教学生态,让技术真正服务于学科理性建构以及教学效率增值是破题的关键,期待本次研讨会为深化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思考与可供借鉴的路径。南京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负责人何俊致辞,他表示此次研讨会是深化课程改革、创新育人模式的重要探索,不仅为AI赋能教学提供了实践样例,更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开辟了新路径,对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3.jpg

  开幕式后,南京大学软件学院刘钦教授带来了《AI数字时代:敞开视野,拥抱未来》专题报告,从技术底层逻辑到教育场景应用,为AI赋能语文教学描绘了前景。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贺卫东教授以《人工智能语境下语文教学意义的生成》为题开讲,廓清人工智能环境中语文的“变与不变”,为语文教学中如何正确认识与运用人工智能指明了方向。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副校长张洪涛作了《AI数字化时代:语文学科的主动选择与探究》的主题报告,探讨如何在新形势下思考与改进语文课堂。江苏省特级教师张一山以《AI应用于中小学教学设计和课堂的历史与当下》为题,分享了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AI微项目促进课堂教学的实践,回顾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呈现了自己对人工智能的深度运用,展望了教育大模型的未来发展趋势,强调在技术的洪流中应保持教学的温度。

4.jpg

  八节示范课贯通初中、高中学段,以AI辅助教学的方式,授课、说课、评课依次展开。顾淋丽、顾海学、杨春艳、曾春霞、戎仁堂、陈彦艳、周琼、刘宏业八位老师结合本次研讨会主题,呈现了如何充分运用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转变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思维含量、生成教学资源,引领学生获得高阶思维。

5.jpg

  徐树忠、徐晓彬、薛城、冯为民、孟凡军、陈向红、曹茂昌、徐志伟分别做了精彩点评。

6.jpg

  论坛由徐晓彬老师主持,围绕“人工智能时代,教学何为?教师何为?”主题,授课教师和参会教师代表分享了各自的实践与思考。台上台下积极互动,观点碰撞、深入探讨:如何在充分利用AI赋能的同时,保护好学生的独立思维和想象力?AI时代,如何避免学生依赖工具而逃避思考、注意力分散?……

7.jpg

  4月19日下午,研讨会圆满闭幕。总社《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编委会主任张万利致闭幕词。

  本次研讨历时两天,思维含量充足,涉及内容专业,提供的路径科学,聚焦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方式、持续学习和自我改进的探索,与会者经历了从“技术焦虑”到“理性认知”的转变。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实现人机有效对话、重塑教师角色、规范学生思维等一系列议题仍须持续思考。

编辑/杨珂 审核/王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