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出版的《陕西工人报》,刊发了由杨广虎撰写的书评文章《慈善大家与时代精神》,向读者介绍并推荐了总社新书《一代名流张子宜》。
书评链接:http://paper.sxworker.com/xpaper/news/1244/5839/48267-1.shtml
全文转载如下:
慈善大家与时代精神
——读辛娟《一代名流张子宜》
杨广虎
历时七年,九易其稿,历经种种磨难,作家辛娟一心啃定这个“硬骨头”,《一代名流张子宜》终于面世。我认真读了这部作品,之所以要认真读,主要基于几个原因:一是对中国现代慈善业先行者张子宜的敬仰;二是对女作家辛娟这种写作精神的敬佩;三是我工作生活在秦岭终南山20年,几乎每天要经过太乙宫,而张子宜1939年修建的孤儿院(现西安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就在此,我进去过几次,里面环境优美,其乐融融。
“一代名流”张子宜先生名典尧,字子宜(意为以尧舜为典范,以孔子为仪表,避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讳改仪为宜,即子宜),后以字行世。一生致力于慈善事业,历经坎坷、九死一生,他是辛亥革命先驱、陕西慈善第一人、抗日英雄。兼具革命家、慈善家、教育家、金融家、实业家于一身,他一生信奉关学,以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己任,救民于水火之中;他受西方民主、平等、自由、博爱思想影响,提倡发展民族工业,教育救国,实业救国,兴办实业学堂,创办精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民生市场;他追随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设想通过三民主义的实施能够“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进而实现国富民强、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这样一个复杂的人物,要写出来谈何容易?况且历史文字资料和口述历史资料极少,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作家辛娟被张子宜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所感动,用一腔情怀,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完成了这部优秀的作品。
《一代名流张子宜》算是一部人物传记,属于报告文学,人物张子宜涉及“重大历史题材”,首先就需要作者掌握真实的一手历史资料。作家辛娟,一次次克服重重困难和身体不适,在浩如烟海的清朝、民国等公文和历史资料中仔细辨认,唯恐遗漏;在省图书馆昏黄的十五瓦灯泡下,戴着手套,小心翼翼地查阅尘封了几十年的历史资料。由于牵扯人物多达300余人,后又在西安市档案馆查阅资料。先后查阅资料长达2年多,又采访张子宜的曾孙张和平以及孤儿院尚还健在的学生……最后发现可用的资料少之又少,还需要继续查找。报告文学最忌命题作文和资料堆积,没有人给辛娟“命题”,缘于她对张子宜的精神所敬仰,主动去写,求实创新;资料太少,堆积更谈不上。真实性是报告文学的第一特点,辛娟深知这一要义,想尽一切办法搜寻关于张子宜的各种资料,不断梳理,纵横比较,取舍得当,探幽发微,精准表达,在大时代复杂的背景之下,紧抓“兴办教育”“慈善事业”“实业救国”“爱国情怀”等几个主要人生阶段,探求张子宜的成长之路,精神之源。“尾声”“张子宜年谱”“张子宜身后发生的大事件”这些内容,可以看出作家写作严谨,也给读者提供了更广阔的阅读空间。
“大事不虚,小事不拘。”题材一旦选定,那就需要作者静心写作,在保证时间、人物、事件等真实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以自己长期以来积淀下来的丰富写作经验和对社会、人物的审美、判断,去对人物日常的生活进行文学艺术化的细节处理,彰显报告文学的思想性和文学性,是一个作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当下,动不动就要宏大叙事,重大选材,“全景式”“全记录”“大扫描”……其实,要根据选材因事因人而异,一叶知秋,滴水藏海,从小处见精神,从细处看人品,张子宜就是一个典型,慈善大家的典型。“少年时代”和“生病期间”张子宜的经历,作家辛娟进行了一些大胆的想象,文学性的语言情味,让张子宜这一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还有“张子宜和于右任之间的深厚友谊”中的对话,太乙宫、终南山的历史文化叙述,以及民国十八年(1929年)陕西遭遇年谨作者的诗句《年谨》等,让平实的文字更加生动,更富有深情和道义。
读完《一代名流张子宜》,我思索良久。纵观他的一生,波澜壮阔,绚丽多彩,也是历经坎坷,事有所成。我觉得他最让我感动的就是无私奉献的精神,用实业来做慈善,让慈善事业不至于仅靠政府拨款和社会捐赠,实现良性循环,称之为“慈善大家”名副其实;这对当下也有学习借鉴意义,扶贫攻坚、乡村振兴,共同致富,奔向小康,需要政府宏观支持,更需要每个人的无私奉献,自力更生,奋斗不息!在积贫积弱的年代,百姓生活水深火热,政府无暇顾及这些流离失所的孤儿;唯张子宜心系平民,缩衣节食,不吸烟,不请客,不惜一切创建西安孤儿教养院,为此倾注毕生精力。为了专心致志地办好这项社会慈善事业,他一生不置私产,孩子自幼即语之曰:“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一位参观过孤儿院的人士写道:“太乙新天地,孤儿迁新居。翠华如画屏,太乙泛涟漪。晨曦闻鸡声,书声朗朗起。男童学工艺,女儿掌织机。工读两并进,不愁食和衣。待到壮年时,我为国效力。若问领路人,慈父张子宜。”当年曾多次参观过孤儿院的李文斌先生,在他的回忆文章中描述到:“太乙宫的育幼院,四面筑有围墙,乍看酷似一座庄园,入内则别有天地。办公室、学校、宿舍、食堂、布鞋厂、皮件厂、产品陈列室,豆腐坊等等,排列有序,给人以舒服之感。被人们遗弃的孩子,竟然生活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局外人士实在难想象!”张子宜对孤儿们讲:“生在苦难之中,而知国家民族同胞困苦的人,是最有价值的人,唯有愈困苦愈奋斗,立志奉献,爱护国家,救助同胞的人,才是有出息有希望的人,长大以后要努力图报社会,我们应艰苦抗战,以求复兴国家,应尽到国民之责任,要有义务之观念。”
一个优秀的作家,就要继承优良传统,聚焦新时代,反映现实生活,抒发人民心声,传播正能量。
老实说,我生在关中,长在关中,对生于关中兴平的张子宜比较陌生。通过《一代名流张子宜》,全面、深入了解到这位乡党的伟大,他坚毅勇敢、无私无畏的高尚品德和博爱奉献的精神情怀,需要我们这个时代去弘扬;我觉得,这也是这部作品的现实意义。感谢作家辛娟的辛苦付出。张子宜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期,选择了投身革命,选择了爱国抗日,选择了慈善事业,为弱势群体穷尽终生,并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为我们留下了一种大爱,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他是中国现代慈善公益事业的先行者。张子宜的传奇一生,以及他在慈善公益领域和他所处的时代作出的卓越贡献,书写了爱民爱国精神的壮丽史诗!于右任先生曾说过,民国时陕西有三位受社会称赞的人,一是水利专家李仪祉,二是报人张季鸾,三是慈善家张子宜。其影响力之大,由此可见张子宜先生是多么值得敬仰和歌颂的人。不仅值得书写,更值得去弘扬。
编辑/李宣仪 审核/王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