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书业盘点:十大标杆出版发行机构,为何能逆势上行?
发布时间:2021-12-21     作者:   分享到:

文/余若歆  

  商务君按:2021年似乎比2020年更难,在巨大的不确定性面前,坚守与创新成为并行的两条发展路径。对出版业而言,本年度有不少出版发行机构在各自的优势领域做出了创新型探索,我们盘点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10家。

  过去一年,“变化”仍然是书业的关键词,但这种“变”从外部环境蔓延到了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无直播不销售”的常态化发展,让大家在“倒金字塔”式的销售模型外,愈发注重私域流量建设,而不是一味地被渠道“扼住咽喉”;前几年头部出版机构和民营书企掀起人才和管理模式升级,许多传统出版社也开始有了产品经理,重点图书实现了项目运营;“融合发展”口号喊了多年以后,终于从单一或割裂的数字化逐步走向产品、渠道、人才的全方位转型升级。

  当“夕阳行业”的论调远去,人们相信,纸书可能会在未来的某天“消失”,但“阅读”将永远相随。本报2021年度盘点的十大品牌出版发行机构,或致力于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畅销书打造方法论,或在大灾大难面彰显书企的文化使命,或用百年时间来诠释主题出版内涵,或在专业出版领域探索知识服务的新可能,它们一致的信念是——把“为读者提供品质精神读物”视作经营发展“压舱石”。

  (以下按机构首字母排序)

0.jpg

读客文化,上市“微垄断”竞争才刚起步

  文化母体、购买理由、超级符号、货架思维,在读客文化创始人、董事长华楠看来,其“十六字咒”畅销书方法论不仅适用于出版,也适用任何行业。

  成立15年来,读客文化在摸爬滚打中建立起这套方法论,又通过它炮制出“藏地密码”系列、“银河帝国”系列、“半小时漫画”系列等超级畅销书。而在同行和外界眼中,比这套方法论更为具体直接的“读客印象”,则是书单狗、熊猫君、黑白格、读客橙等标识。

1.jpg

  7月19日,读客文化登陆创业板。截至当日收盘,读客文化股价涨幅1942.58%,成交额6.74亿元,总市值126.64亿元。登陆资本市场继其获得1.28亿元投资、估值20亿元,仅仅过去4年。

2.jpg

读客文化上市

  而从成立之初思考最多的“求生存”,到未来实现更多的IP输出,读客文化始终坚持做一家“创意工业化”公司,实现创意、人才、成功以及增长的可复制。从产品架构到合伙人制、师徒传承制,读客文化也从未停过过对创意型人才的分配和激励。

  不仅仅是读客文化,今年上市的果麦文化、披露招股书的磨铁图书,资本市场在迎来越来越多头部民营书企的同时,或许未来大众出版市场将有更多新玩法,而这些书企手握的版权资源、生产模式、人才储备、私域流量,或将期待一个玩法更多样的内容生态。整体出版效率能高达10.38,读客文化始终坚持不变的,是为需要读书的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图书。

  15岁的它,文化野心才初露峥嵘。

0.jpg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严防死守争“第一”

  近几年,少儿出版“正规军”开始与更多新入局的书商同台竞技,公版资源、低成本、低折扣、无孔不入的渠道,这些“野路子”打法,让坚持品牌出版和精品出版的专业少儿出版社苦不堪言。

  在如此野蛮的竞争环境下,开卷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简称“二十一世纪社”)仍然保持了少儿图书零售市场第一的成绩,实属不易(详细报道请戳)。社长刘凯军曾将该社市场核心竞争力归结为产品优势,认为好产品才是最大的议价法宝。

3.jpg刘凯军

  今年,在疫情导致线下活动停摆的前提下,少儿科普赶超儿童文学成为少儿出版第一大细分板块,而绘本和科普本身就是二十一世纪社的优势所在。在“扬长”的同时,坚持补儿童文学之短,将主题出版和儿童文学紧密结合,多部作品入选国家“十三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中国好书”等大奖。

  刘凯军认为,当下的少儿图书生产经营,疫情影响没有改变方向,只是加快了改变速度。在渠道打法上,二十一世纪社从来都是“唯快不破”,很早线上渠道占比就占了大头。从去年底到今年初,更将原来旗下的发行公司“一分为五”,五大发行主体分别深耕实体渠道、自营电商、新媒体社群等不同渠道。而在今年大热的抖音自播领域,其招募专业主播团队,自播销售额行业领先,还在尝试和MCN机构合作,联手小网红来培育图书带货达人。

4.jpg

二十一世纪社官方抖音账号直播

  此外,2021年该社对发行业务板块实行回款和利润双项考核,并对拳头产品严格限制折扣,这也是混乱的渠道玩法下“保利润”的重要举措。

0.jpg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探索内容与新技术、新媒体的深度融合

  近年来,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以“融合发展实验室”为龙头,以重点项目为抓手,以专项资金为保障,坚持统分结合、协同发展,创新内容生产方式,建构系统化的组织结构、传播体系和管理机制,建立起产品层次多样、形态与商业模式丰富的融合出版精品生产格局,构建凤凰出版新生态。

  对内,通过“3年内每年投入3000万元”为旗下机构提供实质性支持;与南京大学共建凤凰融合发展实验室,孵化了一批新型项目和新型团队;尤为重要的是,在传统出版与新技术的结合过程中,努力实现内容、平台、营销、销售的一体化流程再造。

  对外,10月,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联合新榜举办首届出版业新媒体发展论坛,发布《出版行业新媒体研究报告》,助力全行业出版机构向优秀的互联网企业学习。

5.jpg

  如今,该集团已形成了重点产品、平台渠道、营销媒体、专业人才等“四个一批”现象,年收入规模超10亿元,为融合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该集团被评为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2家企业入选“江苏省互联网企业50强”,3个项目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数字出版精品遴选计划、总量居全国出版集团前列。

0.jpg

河南省新华书店发行集团,天灾面前诠释“文化避难所”

  人们常说“阅读是一座人类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也常把“书店是一座城市的文明之光”挂在嘴边,但或许只有在大灾大难面前,书店所承载的社会责任,不仅仅与阅读和精神相关,也关乎着生与死的挑战。

  7月20日,河南郑州出现持续性特大暴雨,短短数小时,房屋被毁,道路坍塌,市民流离。河南省新华书店发行集团(简称“河南新华”)第一时间成立防汛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各卖场防汛工作,新华书店人“吃住仓库几天”是常态,加固河堤、排水抢险也冲在最前线。在积极“抢救教材”和自救的同时,还为受困群众提供保障服务。中原图书大厦开放部分区域供滞留群众休息,并免费提供热水;郑州购书中心就为400多名读者提供避雨场所,为30多人提供休息场所;新乡市店购书中心通过微信发布相关救援电话、道路交通信息,并为56位市民提供避雨场所。

6.jpg

卫辉市新华书店领导班子24小时坚守工作岗位,对书店教材仓库、中心门市部和新华超市等重点位置进行汛情排查,以确保国有资产安全

7.jpg新乡市新华书店召开驰援卫辉全区会议

  在实体书店生存艰难的当下,一方面,河南新华打造了尚书房、中原图书大厦回声馆等本土“网红”书店,让书店焕发新生机;另一方面,自2014年上线云书网(目前已升级至2.0版)以来,河南新华打造了云书网和百姓文化云平台,推进线上与线下、电商与物流、图书与非图融合发展,从主要依托实体渠道的发行模式向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文化服务商转型。

8.png

尚书房

0.jpg

机械工业出版社,70年老社历久弥新

  “每天有10种新书出版,出版的图书日销10万册”,这是一家即将70岁的老牌专业出版社的发展规模。而这,仅仅是机械工业出版社(简称“机工社”)五大业务板块之一——机工出版的成绩,机工社出版一线业务部门共16个分社,涵盖科技、教育、大众3大出版领域。去年该社实现销售额18亿元,实洋11亿元。机工出版与机工咨询、机工传媒、分销产业和数字产业等板块,相对独立、各有侧重,逐步搭建起“产学研一体化”知识服务体系。

  2021年,机工社在构建资源、业务、产品、作者、用户5大维度融合发展业务生态的同时,将数字技术、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全方位地融合。6月,机工社与新华网合建的融媒体中心(总面积1100多平方米)正式投入使用,根据产品形态设置不同的展示场景,满足不同数字化产品的系统开发需求。

9.png

机工社融媒体中心

  在产品、内容、管理数字化之外,可从营销数字化一窥机工社的融合发展转型:自建300多个微信公众号,每年触达终端读者3亿人次;自建抖音小店、拼多多店铺2020年实现收入3500万元;2021年,其官方抖音号探索从“纯营销”到“营销+销售”职能的转变,目前以开展了上百场带货直播,带货码洋近千万元。除了粉丝量20多万的“机械工业出版社”之外,还有“小果谈成长”“好妈妈书架”等抖音号。

10.png

机工社社长李奇在直播间讲解文创产品

0.jpg

外语研究与教学出版社,数字化赋能教育服务和品牌传播

  提起外语研究与教学出版社 (简称“外研社”),《新概念英语》《新标准英语》《新视野大学英语》《外研社剑桥国际少儿英语教程》《丽声》等早已成为响亮的外语教育出版品牌。

11.jpg

  这家专业化、国际化的大学出版社,成立40多年来始终坚持“记载人类文明,沟通世界文化”为己任,其内容产品覆盖教材、读物、工具书、学术著作等,年图书发行量高达1亿册,每年使用其外语教材的中小学生超2300万,其教材在高等教育领域市场占有率超过50%、本科院校覆盖率超过90%。

  而2020~2021年,除原本在教育出版领域的显著优势外,外研社在出版与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深度融合方面的成绩也被行业所看见。

  目前,外研社成立了超过500人规模的专业数字业务公司“外研在线”;建立了以外研优学、外研趣学、外研社K12教学云平台为核心的外研社K12外语教育解决方案;U校园、UMOOCs等学习平台疫情期间服务了全国1700多所高校。

  在内容和平台建设外,外研社还建立起了新媒体矩阵,目前已覆盖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喜马拉雅FM等多平台。其中,微信矩阵粉丝总量近1800万,类型不仅覆盖全年龄、全学段读者,还包含“外研职教”、“青少年普法”等垂直账号。今年,其抖音账号(目前累计粉丝15万多)开启自播带货,仅济南书博会自播销售超60万实洋。

12.jpg

外研社微信公众号及抖音账号

0.jpg

人民出版社,建社百年与时代同呼吸

  为党而生、因党而兴。1921年9月,《新青年》杂志刊登人民出版社(简称“人民社”)通告,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家出版机构正式成立。

13.png

14.png

  百年来,人民社以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党和国家重要文献以及哲学社会科学著作为基本任务,成为政治性、理论性和通俗读物出版的重要阵地。目前,人民社出书超过3万种,发行书刊40多亿册,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15.png

  人民社的100年,是与党同心、与民同行、与文同兴、与时俱进的100年。人民社副总编辑陈鹏鸣在《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发布《六大创新》, 总结人民社为推动我国出版业发展所贡献的智慧:包含首创出版社名称、首创“三审三校”制度、首创“齐清定”的发稿要求、首创选题论证制度、首创大32开本、首创超产奖励制度。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与党同龄的人民社规划推出了“百年百种”系列,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配合全党党史学习教育的权威书籍,推出多种重要文献类、集成类著作,党史党建类通俗读物,以及通过版权输出等方式努力向世界讲述中国共产党的故事,集全社之力确保《中国共产党简史》等建党百年重点图书的及时、高质量出版与发行。

16.jpg

0.jpg

人民教育出版社,特殊时期出版“国家队”显担当

  疫情之下,人民教育出版社(简称“人教社”)始终坚持“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出版内涵和标准,彰显了教育出版国家队的责任和担当。无论是完成“停课不停学”部署,还是确保“课前到书人手一册”政治任务完成,不断书写着自己的出版和教育使命。

17.png

人教社2021年重点产品推介暨合作推进会

  纵观2021年人教社的发展轨迹,其在做好教材教辅出版与发行工作的同时,在主题出版、转型升级、融合出版以及响应中央脱贫扶智号召等方面成效显著:3月,人教社举办2021年重点产品推介暨合作推进会,发布《中国共产党历史图话》丛书、《中国百年教科书史》《<资治通鉴>中的历史智慧》《家庭教育指导手册》等年度重点产品和新品;4月,其服务全国中小学生的移动学习产品“人教点读”App入选献礼建党百年“百佳数字出版精品项目”;6月,人教社举办“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七一大会,庆祝建党百年;7月,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发布,人教社获“先进出版单位奖”,《重器铸梦——探秘中国大科学装置》、“人教数字教材”分别获“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网络出版物奖”,《声声入耳——少儿学国学系列》、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必修)分别获“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网络出版物奖提名奖”、“装帧设计奖提名奖”;8月,中宣部2021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公布,人教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等3种出版物入选;10月,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公布,人教社获奖教材覆盖了基础教育阶段的各类型、各学科和各学段,包括3项基础教育类教材特等奖中的2项,一等奖17种,二等奖39种;11月,人教社牵头建设的“数字教育出版技术与标准重点实验室”揭牌;12月,人教社和北京大学联合开发的“儿童分级阅读文本难度测评系统”发布。

18.jpg

“儿童分级阅读文本难度测评系统”研讨会

  为了实现“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这一目标,人教社始终围绕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新时代教材建设及组织管理和融合出版创新等方面不断进取。

0.jpg

上海译文出版社,品质出版才是打捞优质版权的前提和关键

  从最早的“外国文学名著丛书”到“译文经典”,再到引领国内非虚构图书出版热潮的“译文纪实”系列,上海译文出版社(简称“译文社”)始终用专业眼光将世界范围内优秀文艺作品带给国内读者。

  今年,阿拉伯裔坦桑尼亚旅英小说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获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简称“诺奖”)。此前,古尔纳作品仅以一两个短篇的形式与国内读者见面。在诺奖消息公布后,译文社迅速取得了其包括《离别的记忆》《天堂》《遗弃》等在内10部作品的中文简体版版权。

19.jpg

新晋诺奖得主古尔纳

  事实上,让同行感叹“译文社赚到了”这并不是第一次。2017年,诺奖花落英籍日裔作家石黑一雄之前,其作品中文版授权已全部归属于译文社。不为人所知的是,从国内诺奖获奖作家作品出版数量来看,译文社就占了半数有余。而对版权的重视,已深入译文社的基因——早在中国正式加入世界版权公约之前,1991年6月,译文社签下外国文学作品《斯佳丽》中文简体版,成为首个签约购买海外畅销书中文版权的出版社。

  当然,除了以选书眼光和翻译质量见长外,扎实做好基础工作的持之以恒,也是译文社的品牌优势所在。今年,石黑一雄获诺奖后的首部长篇小说《克拉拉与太阳》出版,这是首次全球10多个国家同步出版。在毛边本、预售礼《长日将尽》、帆布包、书签等限定款附加产品的加持下,由译文社推出的简体中文版预售时5分钟内售出800册,并迅速登顶各大图书畅销榜,成为2021年度热点图书之一。

  各项目成功的背后,是中国出版业国际地位的提升,是前期版权交易、翻译等环节的顺畅衔接,更是译文社结合作品特点,线上线下策划互动话题,最大化迭代升级开发文本魅力的体现。

20.jpg

  在浮躁的出版市场环境下下,坚守品质出版,或许能让译文社社长韩卫东曾期待的“当代每个中国读者的家中,一定有译文社出版的书;无论何时何地想要看书,只要打开手机、Kindle或戴上耳机,都能和译文社的精品相遇”不是梦想。

0.jpg

浙版传媒,地方“豪强”登陆资本市场

  2021年,除了民营书企在资本市场博彩之外,也终于迎来了地方“豪强”浙版传媒”的鸣锣上市。作为实力雄厚的地方出版集团之一,浙版传媒的母公司浙江出版联合集团(简称“浙版集团”)已经连续13年入选“文化企业30强”,其一举一动都颇受行业关注。

21.jpg

  而刚上市的浙版传媒在2019年营业收入就已迈入“百亿元俱乐部”,当年资产已高达146.62亿元。上市后,将把募集资金投入精品出版、发行、产品技改、数字融合、基础配套、补流等6个模块13个项目。可见,无论是曾经还是未来,浙版传媒一直将“精品出版”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以此为原点,在发挥内容优势的同时,在发展理念、核心主业、数字转型、人才支撑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22.png

青云在线

  纵观浙版传媒旗下出版社,在产品和渠道布局均领行业风气之先:浙江文艺出版社手握莫言、蒋胜男、“诺奖”作家托卡尔丘克等国内外资源,新媒体矩阵建设也初具规模;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除了儿童文学板块的原创优势外,在低幼、知识读物、大教育板块也不断推陈出新,成为行业精品出版标杆;浙江教育出版社集团更是国内首个实现集团化的地方教育出版社,且以青云在线为“排头兵”在内在线教育业务持续升级。

(责任编辑:王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