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9日,国家电影局官网正式发布《“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2021—2025年中国电影发展进行宏观布局。《规划》的推出,受到了电影行业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国电影是否能在20年快速发展的良好基础上继续保持黄金发展的势头?中国电影的创作体系、工业体系、市场体系如何在新的5年中更加完善?中国电影在国内市场繁荣的局面下是否能够有效扩大国际影响和提高国际地位?未来5年中国电影是否能够为2035年全面实现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转变奠定更坚实的发展基础?所有这些问题,都成为人们关注《规划》的焦点。
当前正值中国电影发展黄金期
《规划》是在刚刚过去的“十三五”时期以及过去20年时间中国电影快速发展基础上制定的。2002年开始实施新的《电影管理条例》,中国电影全产业链向社会开放、向市场开放,解放了电影生产力和释放了电影市场活力,中国电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国产电影年产量从不到100部,增加到疫情前的超过1000部;内地电影市场从年票房不到10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640亿元;影院银幕从不到2000块,增长到2020年的超过8万块;年观影人次从区区几千万,增长到2019年的超过17亿……这些耀眼的数据,使原本渐渐退出文化生活主流位置的电影重新回到了舞台中央,也使中国电影产业和电影市场被全世界刮目相看。中国影院银幕数量高居全球第一;中国电影票房疫情前居全球第二,疫情发生后连续两年全球第一;中国电影产量和观影人次都位居全球前列。这些主要指标都明确表明,中国毫无疑问进入了世界电影大国的行列。
百年中国电影,正在经历一个最重要的发展黄金机遇期。《规划》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节点上推出的,认为“十四五”时期,中国电影发展将从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规划》的核心,一方面要保持中国电影20年的发展势头,另一方面要完成从量化扩大到质化提升的转变。经过20年的积累,中国电影发展体现了体制优势、创作潜力,形成了产业基础、人才资源,调动了市场动能、文化活力。当然,进入新的5年,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电影文化需求与电影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然存在。所以,《规划》以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为总目标,通过10个方面和25个专项,提出要在未来5年,进一步提升国产影片创作质量,健全电影产业体系,增强电影科技实力,提高电影公共服务水平,扩大电影国际影响力,助力电影强国建设。从这个意义上说,《规划》是在20年中国电影的产业化、市场化改革成就的基础上继往开来,力图在这一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引导中国电影更上一层楼,为通向2035文化强国目标奠定基础。
弱化数量指标强化质量目标
《规划》所提出的未来5年发展目标,一些量化数据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议论。《规划》提出,每年要重点推出10部左右叫好又叫座的电影精品力作,每年票房过亿元国产影片达到50部左右,国产影片年度票房占比保持在55%以上,2025年银幕总数超过10万块,等等。但是,如果将这些指标放到近20年发展的背景下看,坦率地说,这些数量并不惊人,甚至许多指标在“十三五”期间就已经达到或者基本达到。2019年,我国内地市场票房过亿元的电影超过90部,减去引进片之后,票房过亿元的国产片差不多达到50部;最近几年,国产电影的市场份额一直都超过了55%,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甚至超过80%;银幕总数10万块的目标,在业界多少还有些争议,随着电影市场窗口的媒介多样化,银幕数量对产业的推动作用有所下降,银幕规模的扩大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发展问题。综合考虑近年来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规划》的量化指标整体上应该是留有余地的,同时也反映出规划与其说重视数量和规模的扩大,不如说更加重视发展质量的提升。
正因如此,《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期间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的6个重要目标:第一,电影创作生产能力显著增强;第二,彰显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中国美学的精品力作不断涌现;第三,以国产影片为主导的电影市场规模全球领先;第四,电影产业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第五,培养造就一批世界知名的电影艺术家;第六,中国电影在世界电影格局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大幅提升。这些目标,从创作到生产,从市场体系到公共服务,从国内到国际,从作品到人才,达到了比较全面和完整的覆盖。但是,这些目标可以说又都很难完全“量化”,它们更多的是一种定性评价,一种价值判断,一种影响力判断。从这个意义上说,《规划》更看重的是中国电影的发展质量而不是发展速度、数量规模。这种转变,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国电影从高速发展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25个专项突出可操作性和执行力
高质量发展需要具体的方案实施。正如蓝图是用来“施工”的,规划是用来执行的。《规划》在实施路径和实施手段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在《规划》中,分别从10个方面,列出了25个专项的计划、工程来助力规划完成。这些专项,有些是过去专项的延续和提升,例如支持重点影片创作、支持优秀国产影片的推广发行、支持青年剧作等等,这些行之有效的项目将在“十四五”期间继续执行。同时,像人民院线、艺术院线等早已启动的项目,在未来5年也将更加具体化。此外,《规划》对电影的公共服务、国产电影的国际传播、青年电影人的培养、建立科学合理的电影评估体系等等,也都表现出一如既往的关注,并设定了相应的专项。这些规划内容,体现了政策的连续性,而《规划》更关心的问题不仅是做,关键是如何做和如何做得更好。
《规划》仍然明确提出要继续深化电影产业的改革,包括对已经实行20多年的电影院线制的改革,推动多元化多窗口电影市场的发展,壮大国有和民营的电影产业市场主体等等,可以说,这些都直面当前电影发展的共性问题,甚至是发展难题。提高电影产业的集中度,提升电影行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升电影行业在新的媒介环境下的应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建立健全公平高效的市场体系,这都关系到未来中国电影是否能够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在这次《规划》中,积极回应这些发展焦点,甚至提出了点播影院、点播院线等行业敏感问题,都体现了《规划》对电影行业发展阶段深层问题的深刻认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规划》中,对电影工业体系的建设,对电影的科技创新有了高度重视,其中提到电影的国家实验室建设、对高新技术企业和平台的支持等等,都体现了对电影未来的前瞻性关注。技术、市场一直是电影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重视科技创新、重视电影工业体系建设,对于中国电影走自己的发展道路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电影管理转隶之后,电影行业管理的改革与完善也一直受到行业高度关注。《规划》明确提出,“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制度建设和执行,强化政策引导和扶持,创新管理方式和手段,进一步提升电影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为了落实这样的目标,《规划》回应行业关切,特别指出,“要进一步完善电影审查委员会、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电影组工作机制,提升电影备案、立项和审查业务管理效能”。业界特别盼望各级电影管理机构,能够更好地做到管理与服务的结合、依法管理与高效服务的结合。《规划》在这方面的内容,得到了行业上下的好评。
《规划》还传达了一个重要信息,就是明确提出贯彻落实电影产业促进法,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法规规章。作为对中国电影经验的总结和对电影发展的法律护航,电影产业促进法2016年通过并颁布,2017年开始实施,至今已有5个年头。但由于种种复杂的变化,与之配套的相关实施细则至今尚未成熟。而这次的《规划》积极回应了业界对电影产业促进法的关切,提出“要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完善电影领域财政、信贷、融资、保险、外汇等扶持政策,落实促进电影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引导相关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基金加大对电影产业的投入力度”。可以说,电影产业促进法是行业十分关切的现实问题,也是影响到未来中国电影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让电影产业促进法更好地发挥促进作用,是《规划》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承诺。
应该说,过去20年,中国电影用耀眼的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但是,随着国际大环境发生显著变化,随着新时代的意识形态要求强化和社会文化思潮变化,随着媒介使用和媒介形态的日益丰富,随着大众精神文化消费形式的更加多样,随着新技术、新业态的不断涌现,随着中国电影发展的增量空间缩小,中国电影发展肯定也会面临种种不确定性的挑战。如何让《规划》的蓝图真正成为现实,如何延续中国电影曾经的良好发展势头,如何造就一批有产业实力、文化担当、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电影企业,如何让中国电影有“高原”也有“高峰”、有主旋律也有多样化,如何让中国电影把中国故事更好地讲给中国观众和世界观众听,使中国电影转化为被世界共享的电影,都考验和影响着我们是否能够实现《规划》所提出的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未来5年,将对2035年中国电影强国目标的实现产生重要影响。我们期待,《规划》最终成为现实。
(作者尹鸿: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