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以 “核心素养”教育为标志的课程改革步伐坚定,深度发展;以“一核四层四翼”为核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出台,使得高考命题有章可循,体现着高考积极引导“核心素养”教育的有效落实。2021年,“3+1+2”高考方案的实施,使得高考试卷形式多元,命题探索持续深入。为了深入研究“核心素养”时代高考化学命题的特点,认识高考化学命题的动向,领会考改与课改的关系,体会高考对教学的引导作用,探索“核心素养”时代中学化学“教、学、评”一体化的新特点、新策略、新方式,有效实施“核心素养”教育,科学施教,精准备考,不断促进中学化学教育健康发展,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编辑部于2021年8月17日至20日联合举办了“‘核心素养’时代高考化学命题及复习备考策略研究”线上公益活动。这次活动也是我们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促进中学化学教育教学发展及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次特别安排。
尽管高考化学试卷多样化,但许多试卷所涉及的题型类似。从求同存异、抓大放小的角度出发,本次活动主要按照题型安排内容,重点分析不同类型试题在情境创设、问题设置、内容体现、思维能力及素养水平考查等方面的特点,揭示试题对高考评价体系的落实、对“学科核心素养”教育要求的体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化学学科价值及化学教育本真,努力促进中学化学教育健康发展。活动一经启动,就受到了广大中学化学教师的热烈欢迎,共有13000余人参与了这次活动。
本次活动共安排了八场专家报告:首先是杭州学军中学肖中荣老师做的题为“化学选考复习备考的‘远’与‘近’——浅析‘评价体系’下2021年高考命题特点”的报告。肖老师的报告结合《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一核四层四翼”评价要求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及相关的研究文献创造性地建立了试题分析工具,并用其对具体试题进行分析,揭示近年高考化学命题的总体特点和趋势,说明高考评价体系和新课标对高考及教学的指导作用,对教学及复习备考提出了针对性极强的建议。
最后一场报告是南京市金陵中学江敏老师做的“追寻化学教育的意义”。江老师是全国优秀教师,她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在业界得到了广泛认同。在这场报告中,江老师仍坚持一贯的教学思想和风格,从社会、教育、学科、学生发展等大视角、宽视野出发,结合具体化学内容及教学案例进行分析说理,既反映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及教育价值,又体现化学学科知识、思想的内在逻辑性及严谨性,同时还说明中学化学一定要有中学化学的边界,一定要遵循中学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报告在充分说明“追寻化学教育的意义”的过程中,还通过具体案例剖析我们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不科学现象及其对学生发展所造成的影响,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高考和教学的相互制约关系。江老师的报告对广大化学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对化学学科及化学学科教育的认识,切实落实核心素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本次活动的报告全部由《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编辑部的编辑主持。在简短的活动开幕上,《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主编王军翔就举办这次活动的背景、目的、内容、安排及参与活动的要求向大家做了说明。活动最后,王主编对活动做了总结。在总结中,他在对各位专家、参加学习的老师及为使活动成功举办付出辛勤劳动的每位工作者表示衷心感谢,并转达了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薛东院长的感谢及问候之后,重点对活动的内容及意义进行了分析。他说,四天来八位专家的报告成功地契合了这次活动设计的初衷,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八个报告都是在研究课程标准、评价体系、课程内容、高考试题及中学化学教学实际的基础上,分析说明高考命题对考改、课改精神的落实和体现情况,揭示“核心素养”时代高考化学命题的特点和趋势,并从学科及学科教育教学本真的深层意义上分析高考与教学的内在关系——既揭示其内在统一性及其相互促进作用,又揭示其内在制约性及其相互限制作用,为大家科学认识考试及教学的关系,充分发挥高考对教学的导向作用,科学施教,有效备考提供帮助。王主编说,相对于以往的高考交流会议和教育教学研讨会议将高考研究与教育教学研究“割裂”的情况,这次活动具有一定的标志性意义:它以“‘核心素养’时代高考化学命题及复习备考策略研究”为题,表面看是在研究高考及备考,实质上它既从“核心素养”教育的要求出发研究高考及备考,又从高考的角度研究和认识“核心素养”,其着眼点和落脚点都是在认识高考与教学的关系上,都是在化学学科的科学教育教学、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有效培育及发展上。王主编最后提到,2022年是《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创刊50周年,将有更多更精彩的内容和安排奉献给大家,值得关注与期待,并号召大家共同为中学化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努力。
直播课程已上线,想看回看和错过直播的老师可以扫码查看并购买课程。